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

朝鮮事大主義與清代中朝宗藩關係的變化

時間:2020年2月18日(二)10:00-12:00
地點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
講者:尤淑君教授(浙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)
主辦協辦單位:胡適研究群;蔣介石研究群;東亞區域研究群;「國共兩黨的比較研究」主題研究計畫 





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

北洋外交三書的再思考

時間:2020年2月12日(三)10:00-12:00
地點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
講者:唐啟華教授(復旦大學歷史系)
主辦協辦單位:蔣介石研究群;胡適研究群;「國共兩黨的比較研究」主題研究計畫






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

中研院近史所演講資訊

中研院近史所演講資訊

時間:2020年2月18日(二)10:00-12:00
地點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樓會議室
講者:尤淑君副教授
題目:〈朝鮮事大主義與清代中朝宗藩關係的變化〉
主辦協辦單位:蔣介石研究群、胡適研究群、國共兩黨比較研究主題計畫。

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

胡適面面觀:請託信

身居高位,必然會受許多人請託。胡適晚年身為中央研究院院長,想必感受深刻,事實上,觀覽他在院長時期留下的書信,便有不少這樣的例子,其中較有趣的莫過於這一封1959年年底的請託信。
195912月某日,胡適收到了一封署名「吳肇璵」所寄來的信件,吳氏於信中說道: 
首先自我介紹,我是海軍士兵,現年三十歲,湖北省立第三高級中學畢業。我寫信的原因,是我愛好自然科學「深海潛深」一行。我先師學日本,後學美國,以八年之經驗與所學,綜合美、日、英各國潛水理論,我自己發明了一種適合國情的潛水理論,費了三年的時間,我寫了一本《深海潛深打撈工程學》……現在我懷才不遇,所學非所用的痛苦實非局外人所知……先生為中國科學界的首領,若能賞賜我一個機緣,我將親自帶書晉謁先生。若能及格,就請先生向政府當局建議,把我當這一門的人材用……。
海軍下士吳肇璵敬上 (12/14) 
收於〈吳肇璵致胡適函〉(19591214日)
對此胡適愛莫能助,於是在該年1226日回信,將其轉介至中國工程師學會的理事長雷寶華:
肇璵先生:
謝謝你十二月十四日的信。你寫了《深海潛深打撈工程學》一書,要拿書來給我看,我很同情你的興趣。可惜我們這裡沒有研究這一門學問的專家,我自己更完全不懂,所以我勸你不要來看我。
你可以寫信給中國工程師學會的理事長雷寶華先生,不要說「懷才不遇」的話,只敘述你的書的要點,問他能否指示一位專家可以審查你的書。中國工程師學會在愛國西路30號。
胡適 四八,十二,廿六
收於〈吳肇璵致胡適函〉(19591214日)
吳氏收到胡適回信顯得異常開心,因此又回了一封信表達謝意:
院長胡先生:
謝謝您十二月二十六日的信……您是多麼仁慈的愛護青年,我會舉雙手不讚成……。謝謝胡先生給我的介紹,謝謝胡先生給我「懷才不遇」的教言,我將永遠記在心中。
吳肇璵敬謝
48/ 12.29
收於〈吳肇璵致胡適函〉(19591214日)
然不久後,吳氏敗興而歸。他於196025日另寫一信給胡適,描述這趟北上的過程與心情(收於吳肇璵致胡適函〉(196025日))受限於材料,我們不知道日後發展為何,而吳氏書稿日後也未見出版。由於吳氏本人的身分(下士)以及信中所述之潛水訓練經歷令人好奇,不禁使人追問:他到底是誰呢?
原來這位吳肇璵先生不只是一位海軍下士,而是一位精銳蛙兵!隸屬於水下爆破隊(UDT),且為第一期受訓結業生(一梯退三步,要退幾步自己算)。除曾受訪於《香港時報》外,更接受過實戰任務,乃至早期水下爆破隊隊歌亦由其填詞,可說是文武雙全了。
這封信除了寄件者身分特殊外,它更是這一類請託書信中少數往來皆有留存者。而吳氏本身字跡端正,易於辨讀,其背後亦有可挖掘之故事,非常適合作為親近胡適檔案檢索系統的開始!!(http://www.mh.sinica.edu.tw/koteki/metadata1_2.aspx

資料來源:
吳肇璵致胡適函〉(19591214日)
手稿見胡適檔案檢索系統「南港檔」,館藏號:HS-NK01-148-021

吳肇璵致胡適函〉(196025日)
手稿見胡適檔案檢索系統「南港檔」,館藏號:HS-NK01-148-022

黃仰山,〈神奇蛙人的真貌〉,《香港時報》,1959118日第1版。



2020年2月5日 星期三

胡適面面觀:體育表現(上)

留學時期的《胡適日記》和日後相比顯得簡略,更多時候更像是一篇篇的劄記。
這些劄記據胡適自言,是一種「自言自語的思想草稿」(thinking aloud),而非日常生活的紀錄,是故在材料性質上,較難折射胡適當年在美國生活的樣貌。然而這部份可藉由胡適與其母親馮順弟魚雁往返的家書所補齊。

ps: 胡適家書目前已經有很好的整理,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提供了線上觀覽的服務,歡迎大家使用。(http://www.mh.sinica.edu.tw/koteki/metadata1_2.aspx


回歸正題,我們現在習慣重訓,雕塑身材或是增進體育表現,那麼青年胡適又是如何呢?

體育:……兒初一無所能,頗以為恥。因竭力練習,三月以來,竟能賽跑十圍,爬繩至頂,雲梯過盡,鐵環亦能上去,棍棒能操四磅重者,舞動如飛。現兩臂氣力增加,兒前此手腕細如小兒,今雖未加粗,然全是筋肉,不復前此之皮包骨頭矣。
〈胡適致馮順弟函〉(1911 1 30 日)

1911年的胡適看起來身體比較虛,訓練三個月之後才能將四磅(約1.8公斤)重的棍棒舞動如飛。重訓的朋友都知道,一支標準奧林匹克槓,空槓有20公斤──是的!當你舉起空槓的時候,你大概已經比胡適還猛了!!

那麼1911年手臂已「全是筋肉」的胡適,日後還有沒有進步呢?好像還真的有進步了!

……前天出去買了一對九磅重的鐵啞鈴,回來做體操出了些汗,身體也爽快些。用心思的人若不運動身體,最易得病。這幾天但鼻孔尚不通,別的病都沒有了。
〈胡適致馮順弟函〉(1918 5 11 日)

八年後的胡適,已然是一位孔武有力的青年(?);足以操練一對九磅(一個約4公斤,一對約8公斤)重的鐵啞鈴。

進步是進步了,但似乎沒有到令人驚艷的地步,
所以各位讀者們重訓成績停滯不前的時候,想想青年胡適的進步幅度與成績,想必可以充滿信心的!!!





資料來源:
〈胡適致馮順弟函〉(1911 1 30 日)
手稿見胡適檔案檢索系統「北京檔」,館藏號:HS-JDSHSC-0630-021

〈胡適致馮順弟函〉(1918 5 11 日)
手稿見胡適檔案檢索系統「北京檔」,館藏號:HS-JDSHSC-0630-084

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

中研院近史所演講資訊

中研院近史所演講資訊


時間:2020年2月12日(三)10:00-12:00
地點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樓會議室
講者:唐啟華教授
題目:〈北洋外交三書的再思考〉
主辦協辦單位:蔣介石研究群、胡適研究群、國共兩黨比較研究主題計畫。